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。眩,指眼花而言;暈,指頭暈而說,二者常常同時并見,所以稱為“眩暈”。本病可見于西醫(yī)所稱的美尼爾式病,迷路炎,內(nèi)耳藥物中毒,前庭神經(jīng)炎,位置性眩暈,暈動病,腦動脈粥樣硬化,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,陣發(fā)性心動過速,心室傳導(dǎo)阻滯,貧血,中毒性眩暈,眼原發(fā)性眩暈,頭部外傷后眩暈,神經(jīng)官能癥等。
臨床表現(xiàn)為患者突感周圍物體旋轉(zhuǎn),視物模糊。同時發(fā)生惡心、嘔吐、出汗、心慌等癥狀。中醫(yī)也將高血壓歸為眩暈癥,所以高血壓的哪些事(微信ID:sangaook)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以參考下面的15個小驗方。
【胡枝子】
用法:取胡枝子的葉或莖,曬干,水煎,代茶飲,治眩暈癥療效佳。
【澤瀉白術(shù)】
用法:取澤瀉、白術(shù)各2克,用水1碗煎至半碗,一次服完。
此方對眩暈癥有效,對美尼爾氏病也有效果。
【川芎當(dāng)歸】
用料:川芎30克,當(dāng)歸(洗、去蘆、切片焙干)9克,羌活(洗、去蘆)、旋覆花、細(xì)辛、蔓荊子、石膏(生)、槁本(去苗,洗妝)、荊芥穗、半度曲(炒)、防風(fēng)、熟地黃(酒洗九蒸九曬,焙干)、甘草各15克。
作法:將上藥共研成細(xì)末,裝瓶備用。
用法:每服6克,水1大碗,姜5片,同煎去渣,服之,即驗。
【茯神腐皮】
用法:取茯神15克,腐皮4~5張。將茯神、腐皮入小罐內(nèi)煮,每早服,對治眩暈有效。
【藏紅花川芎白芷】
用料:紅花雌蕊0.4克,川芎、白芷各3.8克,甘草1.9克。
作法:用360毫升水煎至270毫升。
用法:每日服三次,連服5~7日,可治愈。此方有活血、補氣、強壯之效,是體弱者的良好補藥。
【健脾利濕湯】
用料:麩炒白術(shù)、澤瀉、炒薏苡仁各6克。
作法:加水500毫升,煎至300毫升。
用法:每日一劑,分三次內(nèi)服。眩暈發(fā)作時3~5劑,即可見效。若作預(yù)防用藥,可在發(fā)作前4~6日服藥。
此方對治療內(nèi)耳性眩暈癥有效。
【半夏白術(shù)川芎湯】
用料:半夏、白術(shù)、川芎、茯苓、澤瀉、鉤藤各10克,陳皮、甘草各6克。
用法:水煎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
此方對治療內(nèi)耳性眩暈癥有效。
【黃柏澤瀉】
用料:黃柏6克,干姜9克,澤瀉、白茯苓、黃耆各15克,人參5克,蒼術(shù)5克,神曲(土炒)、白術(shù)(土炒)、麥芽(炒)、天麻、半夏(炒)、陳皮各10克。
作法:將上藥用水煎汁。
用法:每日服2次有療效。
此方對有惡心、煩悶、氣促、上喘、精神顛倒、欲嘔、目不敢睜、頭疼如裂、身重如山的頭暈?zāi)垦S行А?/p>
【澤瀉竹茹】
用料:澤瀉30克,竹茹30克。
作法:加水5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再如上法取第二煎汁,兩汁混合。
用法:少量頻服,每日一劑。
此方對內(nèi)耳性眩暈癥有效。
【棗柏湯】
用料:炒棗仁9克,柏子仁9克,山藥9克,當(dāng)歸9克,五味子9克,龍眼肉9克。
用法:水煎,內(nèi)服,每日一劑。
此方對耳原性眩暈癥有效。
【橐吾葉】
用法:取橐吾葉,用食鹽揉搓取汁服下,對眩暈昏倒的病癥有效。、
【杏仁胡桃肉】
作法:取杏仁(去皮去尖)、胡桃肉各等量,炒黃研成末,加以藥末半量的蜂蜜裝瓶備用。
用法:一次一匙,用開水飯后服,對精神不振的眩暈癥有效。
【天麻川芎】
用料:天麻、川芎各7.5克,加甘草少許。
作法: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,對眩暈癥有效。
【桑樹枝】
用料:桑樹枝細(xì)切,焙干備用。
用法:水煎代茶飲,治眩暈癥有效。
【甘菊花當(dāng)歸】
用料:甘菊花、當(dāng)歸各30克,枸杞子60克,龍眼肉180克。
作法:將上述各藥用紗布袋盛裝,用白糖1500毫升,米酒500毫升,同浸泡于壇內(nèi),21日后取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