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莫誤會了,這里所說的小和老是相對而言對于戀愛雙方的年齡。中國男人自古皆有戀少之癖,當(dāng)年那風(fēng)姿妖嬈的魚玄機生得靈秀狐媚,總有男人垂涎,也不過才十三歲。想我們一十三歲時尚混沌不清,怎知什么是風(fēng)月?可是女人不能小看了女人,人家已出落成十三歲的小狐貍了: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……
國人的傳統(tǒng)婚姻是早婚早戀,因此女子十三就可以承歡君前了。而男人此時已生得豐盈飽滿,甚至是不惑之年還會對少女一見傾心,因為男人喜歡女人的情竇初開,就像現(xiàn)在的說法:男人總希望是女人的第一個,女人總希望是男人的最后一個。但亦難遂人愿……
說中國男人有處女情結(jié),該是千年古國的遺風(fēng),完全可以找到依據(jù)。杜牧的《悵別詩》寫的就很露骨:“自恨尋芳到已遲,往年曾見未開時,如今風(fēng)擺花狼藉,綠葉成蔭子滿枝。”把一個昔日暗戀之未得的情人寫的如此不堪,難道嫁作人婦就是滿身狼藉了嗎?真不知杜牧這老頭子有沒有聞到自己身上那散發(fā)的腐朽的好男人味道?
你別說,老男人的味道竟也是如今女子之喜好。紅顏天下,閱盡千帆,女人衷情的反到是那成熟、睿智、沉穩(wěn)、持重的男人。常見到妙齡扶老翁,若問及年齡,大概不會小于和父親的差距。見得多了,也不再側(cè)目。但我總以為:男人娶少妻,雖有情投意合,難免在觀念、處事、生活諸多方面有相異分歧,畢竟思維方式都存在代溝,大概這婚姻中的美好是甘苦自知吧!
自古以來“老夫少妻”、“皓首紅顏”的搭配模式,無論是在虛擬的文學(xué)還是柴米油鹽的現(xiàn)實生活中,都比“金童玉女”配來得更具眼球殺傷力和話題吸引力。女人眼中的魅力男人,既要有豐盛如筵的才華,亦要有命祿蔭厚的家底,還要有仕途青云的潛質(zhì),那可不是一般的魅力啊,勝過潘安美貌的吸引,甚至有人說:男人的魅力是和他的歲月積淀、財富積淀成正比的。此言甚妙……